2017年03月20日

首頁 > 技職新聞

技職新聞

聯合報╱第A7版╱綜合╱記者沈育如、林秀姿╱台北報導

  教育部公布大學師資年齡結構,發現教授平均年齡老化,高教工會秘書長陳政亮批評,教育部不下修生師比,鼓勵年輕博士到大學任教,挹注新血,反而卻為了讓「數字漂亮一點」,「逼」助理教授、副教授升等,企圖拉低平均年齡,這種鴕鳥心態無法解決問題。

  陳政亮指出,因應少子化來臨,教育部規定各校聘任四個兼任老師,可以取代一個專任老師;不過兼任老師只領鐘點費,每學期上課只有四點五個月,讓很多以兼課謀生的老師,得南北奔波,「累積」下來的薪資才抵得上普通上班族月薪。

  同時在台北藝術大學、輔大、文化、東吳兼課的陳思仁表示,很多國立大學教授退休後,轉到私立學校繼續教書「卡」教職,一教就是五年、十年,讓許多兼任老師、流浪博士沒有機會轉專任,只能四處流浪教書。

  不過台大副校長陳良基指出,教授老化有其歷史背景,主要是廿年前高教擴張,大量擴編教授員額,這幾年才會遇到教授老化問題,並非大學裡面都是老教授。

  陳良基說,教授老化和教學品質不見得有關係,要視教學領域而定。比如文科教授「愈老愈值錢」,但高科技領域的教授「愈年輕愈有活力」。

  不過他說,台大除了推動教授不延退,也會從國外招聘年輕學者,增加教學研究的競爭力。

  高雄餐旅大學校長容繼業則認為,台灣升等制度嚴格,通常當到教授年紀也不小,而且年齡老化不代表能力退化,教學是否稱職,且能保持熱誠帶領學生比較重要。